如果说2023年的香港巴塞尔是重启,那么2024年则如展会总监乐思洋所言:是重新连接彼此的一年。在这一命题下,2024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如期而至。香港巴塞尔步入第二个十年,象征着香港作为亚洲艺术生态向国际化发展的引擎,不仅拓宽了其文化图景,也促进艺术与个体、社会的联结。
242间国际画廊参展,较去年增加了65间;242间画廊中,亦包括68间重返展会与25间首次参展的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中东及非洲40个国家与地区的画廊;其中一些所在国家是首次亮相,来自内地的24家参展画廊也与2019年持平。尽管线上交易在艺术界已稳定了根基,在这段旅游业大幅回暖的时间,主办方仍旧希望通过五感直接地发掘和碰撞新的艺术声音,讲述故事和对线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现场
“连接”,意味着更多维度的视野,多元的文化和议题。它涵盖了对艺术史的纵向探索,Bwin与香港艺术生态的横向融合,以及各地艺术在同一时空中的交流与交融,同时也包括在线上和现场与公众产生的情感共鸣。
国际画廊在不同程度上于参展阵容中重点呈现了二十世纪大师作品和当代艺术大师的杰出的作品Bwin。20世纪大师的作品,以及近期代理的艺术家遗产是连接历史与现代的关键体现。
萧勤是致力于把道家哲学思想溶入西方抽象绘画艺术的第二代海外华裔艺术家。他联合创办了世界性的现代艺术运动「东方画会」,其后又创立「庞图」艺术运动。Bwin意大利语“庞图”即“圆点”,多巴胺色彩和自由的笔触里,禅与道,时空与生命,东方哲学融入现代抽象艺术,人与自然的能量流经万物,生生不息。
白立方画廊以Lynne Drexler的画作让我们再次回到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运动那个大师频出的年代,让我们看到身处边缘却创作不息的Drexler。她去世后,在其位于海岛的小屋地下室发现了数千件作品,她在这个远离艺术圈的小岛上创作长达16年。各种色彩的交错与跳跃,不断变化的笔触,以及色彩与画布形成的各种缝隙和褶皱,这一切都是她对自然变化的感知。或许,这种回溯和追寻能够激发我们对当下艺术以及未来艺术史构成的新思考。
去年去世的韩国单色画派大师朴栖甫将他的“铅笔Ecriture”描述为“通过无心的反复来清空自己”的过程。灵感来源于他3岁的儿子在用铅笔练习书写前的观察、擦拭、再书写的过程,可以说是对经验的一种反思。在控制与模糊之间实现平衡后,作品散发出类似于自然自我愈合能力的生动感。
今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年轻的新锐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视角,将艺术与观众、艺术与社会之间建立起了更为紧密的连接。他们展现了对当代社会诸多议题的关注和思考,不断地与观众、与社会进行着对话与连接,共同创造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生态。
首次参展的红树林画廊在“艺术探新”单元带来谭婧的个人项目《热梦隅》,该项目由艺术家近年创作的数件作品组成,以虚构形象“阿雄”(“阿雄”是谭婧以她的泰国归侨祖父为原型创作的角色)的魂灵回归想象中的故里。
本次展会我们也看到了编织、纤维艺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主流叙事中,这一潮流与全球对原住民文化、自然形式和手工艺的关注息息相关。
BANK画廊在本次展会中带来了纤维艺术的开创者与先驱、保加利亚艺术家万曼及其妻子——时尚教母宋怀桂的创作。
万曼开创了壁挂艺术的新阶段,并在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万曼壁挂艺术研究所”,其艺术观念影响了施慧、谷文达、梁绍基等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而来自智利的凯特琳娜•斯温创作的纤维艺术作品则以约5米高的形式呈现,每件作品都由文献馆藏的古地图和百科全书处理后手工编织而成,探讨着纺织、实践、思考、韧性和记忆。
对于编织物的强烈感知可以说是开启金守子创作的一把钥匙Bwin。在她看来,“布不仅仅是一种材料,它与身体密切相关Bwin,它是精神的容器。”通过对编织物的强烈感知,展现了游牧、迁徙、人际关系和女性社会地位等议题,将世界和人类描绘成一幅“视觉人类学”的画卷。
这些软雕塑或壁挂和现场其他摩登的作品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艺术家的手稿总比冷漠的软件要打动人,纤维艺术亦如此,这些温润的手工感既有对当下焦虑心情的一种舒缓,亦有艺术家对信念的体现,对非遗手艺的坚守,通过这种既传统又现代的方式连结历史与未来,探索历史记忆对社会经验的影响,这种影响是超越政治的。
韩国艺术家梁慧圭将菲律宾传统纺织技艺比纳科(Binakol)与20世纪60年代的欧普艺术相结合,编织了两尊拟人化的藤条雕塑,顶上悬挂着巨大的白色流苏天顶,将雕塑笼罩其中。她的作品探讨了菲律宾在西方主导的文化社会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变革。
中国艺术家黎薇的作品《很久很久以前》展现了六个七岁的“超级政客”的形象。尽管是孩子,但他们没有丝毫的童真,穿着整齐地摆放在游乐场上。观众一进入这个类似香港本地游乐园的场地,就会被突然发出的“鸟鸣”声所吓到。
为什么是七岁的孩子?因为七岁被认为是人格完全成形的年龄,而“长大成人则被认为是退化的开端”。这些大型装置作品就像地标一样,一眼就能让人铭记。
另一件引发观众共鸣的雕塑装置作品来自新加坡艺术家黄汉明,他以20世纪70年代中美的“乒乓外交”为灵感,探讨了体育文化在全球外交中的作用。
尤安•卡波特的作品远看是平静的海面,近看却是暗流涌动,无数坚硬的鱼钩组成的浪潮带来强烈的压迫感,似乎隐喻着当下国际形势的变幻莫测。
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不仅展现了香港艺术市场与生态的蓬勃动力,也通过展示充满复杂议题和多元文化的作品,推动并传播当代艺术的开拓与创新思维。在这个展会上,我们看到了许多具有挑战性的作品,它们探索着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议题,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视觉与思想体验。
西亚蝶本名叫雷祥生,但他更愿意称自己为西亚蝶。既因为他一直在剪蝴蝶,也因为他向往蝴蝶的自由。既因为他一直在剪蝴蝶,也因为他向往蝴蝶的自由。他生于中国陕西,以自学的剪纸创作讲述自身性意识转变的故事。
首次参展的PTT Space(台北)展出了已故大师席德进的作品,作为东亚酷儿文化的先驱人物,他以情感充沛的肖像画探索欲望。本次展览还展出了他与庄佳村公开发表的书信。
麦影彤二(MAK2)是一位幽默风趣的香港本土艺术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当今社会中真假难辨的问题。在画廊展位上,她展出了名为《美好家园》的三联画系列,通过运用电子游戏《模拟人生》中的图像,并分别委托三位不同的画家进行绘制,再将三部分图像拼合在一起,形成了数字图像的模拟复制环节。
而在与画廊相邻的空间中,她复制了相同的展位,但三联画被马赛克遮挡,这或许也是对数字图像复制放大的一种象征。在这个展位的顶部,是下层展位的镜像,但“美丽家园”已经变成了杂草丛生、长满霉菌,画作也难以辨认。在这样的复制循环中,艺术家向观众展示了商品社会的正熵之旅。
光影现场放映的动画短片《唔好意思迟咗覆》是香港本土艺术家黄炳的作品。他没有刻意去从香港文化出发,但其独有的“港式幽默”被观众所喜爱。作品从日常找出荒谬,荒谬成就笑话,笑声停下就是问题的开始,在作品中,他没有给出答案或是立场,观众笑的就是自己。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已恢复至疫情前的盛大规模,一连串实实在在的数据和纪录,或许是2024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带给人们最为直接的冲击,而它们也恰如其分地用事实诠释着“连接”这一重要命题。
除了香港会展,展会还加大了与当地文化机构合作的力度。与H Queen’s的蓝筹画廊群落、M+、故宫、大馆等艺术机构合作,并安排了各种展览和活动,将“巴塞尔时间”引入其中。在M+博物馆的巨大幕墙上,放映着由巴塞尔艺术展及M+共同委约创作,杨福东的特定场域影像作品《雍雀》。“雍”在古代原指鸟站在河中石头上的形象,遂演变为一种象征祥和的状态;雍雀,则意指“海边簇拥在一起的鸟群”,亦引申为对于香港这座城市的一种通感印象。
这部黑白电影取景于香港,参考1970至1990年代经典香港电影的视觉元素和质感,交织了海边村庄和夜间城市街道的场景,新旧杂糅。褪去当代艺术张扬的外壳,个人记忆和经验被牵扯到了城市共通的脉搏,从这里出发,离散各地,或许又回到这里。
正如杨福东所说,“宛同一首短诗,糅合香港的往昔和现今,让人一窥不可预测的未来。”当我们离开艺博会现场,远眺M+博物馆的巨大幕墙,或许更能体会到乐思洋所提到的“连接”的意指所在。